共同为党的生日喝彩
一个诞生于艰难困苦中的政党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日子。险恶的环境使她无法从容地择取“良辰吉日”,但却更显露出其应势而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的准确生日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出来的。1938年5月,中央领导第一次提出党的生日时,根据的是当时在延安的两位参加过一大的同志——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他们只记得一个夏天,天气很热,大概在7月。因为无法准确考证,于是就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一个似乎比不经意还不经意的日子。
许多日子因为某位伟人的诞生被历史重重地写上了一笔,日历上凭添一页亮色,七月一日,也因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而变得不同凡响,熠熠生辉。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刻,人们为他而聚,歌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礼物、祝福,证明所拥有的亲情、友情,赢得的喜爱和尊重。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那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每个人的生日都过得差不多,但会过生日的人,会使生日过得更有意义,成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变成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近年来,中央领导几次在“七·一”期间发表重要讲话,谋划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新路线,使党的生日意义变得更加非同寻常。
实际上,每名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生日赋予自然的生命,一个生日是找到了终身奋斗的信仰。从某种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自然出生无可选择,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择,却出自个人的意愿和理性,这一个生日才完全属于自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脊梁》
我生在洛阳,长在洛阳,也很少走出洛阳,960万平方公里,对于我来说,只是个数字概念,我没有观看过大兴安岭的千里林海;没有欣赏过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没有领略过江南三月的草长莺飞;更没有跋涉过黄沙漫漫的西北沙漠。可我喜欢研读历史,从历史的回音壁上我了解了这片土地,我清楚地听到了她的呻吟,呐喊和欢呼,也看到了生息于此的人民的觉醒、拼搏和崛起……
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画卷,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去看看湖北沙市的那根刺柱吧,赫然醒目的大字告诉人们,当年中国人被绑在这里成为刺杀的对象;六朝古都南京,三十万生命,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嗷嗷待哺的幼儿,无一幸存,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的呻吟。
“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现实”,多少爱国志士或大声疾呼以期“上下一心,开创中华”,或表示“一息尚存、犹思报国”。
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用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之歌;忘不了碉堡机枪喷吐的火舌,人民的儿子董存瑞,毅然拉响了导火索;忘不了铡刀的底座已被鲜血染红,党的女儿刘胡兰“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无数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祖国拖出了地狱,送上了幸福的大道。无数革命先烈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她幸福的笑容。
这一天终于来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个伟大的时刻,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有了新的前进方向。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曾记否,红旗漫舞亮神洲,光彩普照;人民欢欣乐中华,喜笑颜开。雷锋精神飞度玉门关,铸就时代历史;铁人气质传扬北大荒,恩泽社会国家。“鞍钢”奔腾铁水流,沐浴火红的年代;“一汽”高歌红旗曲,孕育美好的春天。联合国前升起鲜红的五星红旗,和平共处添异彩;世界各地留下共产党人的身影,求同存异谱新篇。这一切成就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更带给祖国母亲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从做人民公仆的焦裕禄,到西藏阿里的好书记孔繁森;从火箭之父钱学森,到两弹元勋邓稼先;从当代毕晟王选,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韩素云式的好军属,到任长霞式的好民警,这些中华儿女用自己的一生谱写着对人民最深厚的爱,对祖国最火热的情。
怎能忘:“神州号飞船”在烈焰中升空,滚滚东去惊天地;“铁路大京九”在狂欢中疾驰,遥遥南下泣鬼神。“三北”防护林绿野万里,生态平衡大有希望;“三峡”水电站热汽冲天,经济发展更具前途。香港归祖国,“一国两制”雪耻辱;澳门回怀抱,“世纪之交”飘彩虹。“十六届三中全会”插上强盛国力的翅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迸发振兴民族的力量。奥运会上三十二枚金牌,书写新的历史,2011相聚北京,期待新的辉煌。
五十五年的风雨,五十五年的沧桑,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正是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7万亿,外汇储备1600亿美元。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和富强。
同志们,我敬爱的同志们,朋友们,我亲爱的朋友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看,农村在改变,城市在改变,社会在改变,人民的生活在改变。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切仁仁志士是中国的脊梁,无数革命先烈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脊梁,十二亿炎黄子孙是中国的脊梁……
值此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又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丝忐忑,因为自己是一名参加工作只有四年的青年党员,工作中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在座的许多老党员爱岗敬业,将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与你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刚毕业的时候,由于学校的人事变动,我被临时安排担任高一的班主任,那时学校在此之前还很少安排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班主任。说老实话,当时我犹豫过,因为自己对业务还很生疏,怕当班主任分散了精力,另外也怕班带不好影响自己今后的工作。但一名党员的责任不允许我向组织讨价还价,只有下决心将工作做好。
我认为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应该发挥先锋作用,保持先进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先进性的内涵又不完全一样。现在是和平年代,并不需要我们每个党员都用生命去实践这种先进性,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标准,都是为国家、为集体,那就不失其先进性。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与学生连接在一起的,工作四年当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在这里,我想讲述两件在我从教生涯中记忆深刻的小事。
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点,直到发生一件小事。99年我教高一,班里有一名学生叫单云飞,贪玩而好动。一天玩球时摔伤了手臂,我急忙将他送到五院,医生经过诊察说是骨折了,需马上住院接骨,住院押金至少一千元。我知道单云飞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只有母亲一人带他,给他母亲打电话总是关机。当时我正住单身宿舍,身边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而老师们又已经下班了,最后我只好给家住学校对面的经老师打电话借了钱,办好住院手续。一切安排好之后医生要给他接骨,而此时他的母亲还是没有联系上,医生便让我按住他,看着孩子痛得嘴唇发白,豆大的汗珠往下淌,却懂事的不肯大声叫喊,我当时的感受真象自己的弟弟在遭受痛苦一样,心疼得直流眼泪。单云飞反而安慰我,"老师,没事,我不疼,你别担心。"接好骨,打上石膏,我扶他回到病房打上点滴,已经晚上8点多了,我又急忙到外面给他买了饺子,他伤的是右手,左手又插着针头,我就一个一个喂他吃饺子。这时,我看到一个大男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事后单云飞将这件事写成了作文,语文老师拿给我看,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他说我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件事,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从那以后,他学习也努力了很多,还曾经考进过年级前一百名。我想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爱的迁移吧,我只付出了一点点却赢得了一名学生一生的爱戴。
在纪念建党91周年即将来临的这段日子里,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格外兴奋。因为自己多年来无怨无悔、曾发誓要至死不渝信仰与追随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风云激荡的漫长征程,将迎来*周年的诞辰。
从风雨如磐的嘉兴南湖启程,一个创始时仅有50余位党员,如今已发展为拥有x万党员的政党,在以胡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率领下,肩